《为何家会伤人》

武志红著 / 北京联合出版社 / 2016年6月第1版

~无条件的快乐:毫无条件の生活,就是接受自己是个可能会犯错の血肉凡躯,欢迎改变、死亡和受苦。无论舒服,还是痛苦,我们都欣然接受,不执着于结果,享受和体验充实の人生。对于沿途の幸福安适与种种经验充满了感恩之心,而能心平气和得对待所有人,也包括你自己。

~爱与恨:也许你会恨妈妈、爸爸,会为之痛苦,可能会嚎啕大哭。这时,你只管把自己交给情绪,想恨就恨吧,想哭就哭吧。情绪是怎样,你就怎样,只有等妳内心郁积の情绪宣泄出来后,你才真正有可能告别这一悲惨の事。但情绪宣泄出来后,你要把注意力从父母身上移走,回到你自己身上来。因为渴望去改造父母,或者改造你的家,都是徒劳无功的。外在的环境无法改变,但你还可以改变自己。你越不期望改变爸爸和妈妈,就越有可能改变自己,你的力量就会变革更强,改变自己也更容易。世界上有个最简单的道理:改变别人永远是最难的,你只有可能改变自己。

~父母关系:即便妈妈一直强调,她是因为妳才不和爸爸离婚的。但你要知道,你无法成为家庭问题的保护神,这也不关你的事。她并没有告诉你整个事件的全部真相,她留在爸爸身边,是因为她接受了自己行为的后果,所以她是为她们双方做这些的,妳并没有参与她们的决定和协议。明白这是母亲接受了自己行为的后果,你要尊重她直面自己的问题,这才是对父母最大的尊重。同时,父母要做的就是告诉你,爸妈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,不关你的事情。她们,会努力解决自己的问题,你要相信她们。她们理解并接受你的善意,但是你的牺牲行为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帮助。作为子女,你往往会通过受苦而和父母联结在一起,随着父母的情绪而起起落落,这样盲目的自我牺牲甚至是一个巨大的诱惑,但却有害无益。你要学会从家庭的牵连中释放自己,不在重复那些有害的事情,这样才是成熟的爱。最终也能实现父母对自己深层的期待与希望:孩子越好,父母也越好。

~吞没焦虑:当你害怕与他人、他物甚至自己的联系时,这种惧怕就是原始的融合焦虑。因为关系意义上的链接会让你担心失去自己的身份和自主性,是的,哪怕轻度的关系,也会有吞没掉你自我身份的危险性。因为你的自我,太可怜了、太脆弱了。存在等于被感知,莱恩。一个人的存在感,来自于他的感受被另一个人看到。我的感受被你感知,我才发现自己原来是这般存在着。小的时候,或许因为妈妈没有精力、兴趣或者没有能力,感知到你的感受,导致你没有被看到,于是缺乏存在感。从来没有被爱看见,于是形成了存在本身就是错误的念想,最终形成了不清晰的、脆弱的、战战兢兢的自我。没有清晰自我的人,大部分时间都在用直接或扭曲的方式希求自己被看到,被别人看到。“生而为人,我很抱歉”的意思是:我无比渴望被你看到,不被看到等于死亡,而被看到的那一刹那,也彻底失去了自己,我也觉得要死了。那很少被感知到的感受,凑成了一个脆弱的自我。这种自我,卑微而渺小,其他任何一个事物都远比自我要高大。所以,对吞没焦虑的人来说,建立关系就意味着,要被那个高大的别人所吞没,而渺小的自我就烟消云散了。这样渺小的自我,托着自己,与别人建立关系,不断在关系中感受彼此,信任彼此,并在感受到那一刻放下防御,自己杀死了小我,最终建立了亲密的关系。没有相对健康的自我托着,关系的建立就意味着自我的湮灭,两者择其一,要么建立关系而失去自我,要么彻底孤立,不存在中间地带。相比起被憎恨,被爱反而是可怕的,因为爱会导致被毁灭、被湮灭。如果你有一个好妈妈,你的感受会不断被碰触被确认,从而形成一个丰盛而灵动的自我。若缺乏这份幸运,你要花很大努力,朝向这一目标前进。你也可以自己去认识并确认自己的感受,特别重要的事,无论如何,都要勇敢の投身于外部世界,让丰富の事情激活你の感受能力,不断碰触自己の感受。勇敢去爱是必不可少的,爱,能全方位激发你的种种感受。

~存在性安全感:具有存在性安全感的个体在这个世界上是真实的、活生生的。她们能感觉到内在完整の自我身份和统一性;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;具有内在一致性、实在性、真实性以及内在的价值;具有空间的扩张性。

~彻底的自由:有真自我的人,自我围绕着自己的感受而构建;有假自我的人,他的自我围绕着妈妈的感受而构建。后者悲哀的事,他自动の寻求别人の感受,围着别人の感受转,他为了别人而活。身体与自我的分离,导致他更容易被别人の自我驱动,身体因感受不够清晰而鲜明,而在遭受一些刺激时,往往迟钝。这种迟钝是身心分离的结果,没有真自我的关注,身体的感觉变得不再敏感了。假自我的人,仍在寻求为真自我留一块纯净天地,常用的办法是,他的真自我与哲学、理论或纯粹精神结合在一起,完全不沾染世俗的身体。但身体才是真实的,才能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。纯精神的真自我,得不到身体的滋养,得不到外界经验的确认,因此也无法发展自己,最终沦为虚幻,而导致深深的恐惧。假自我者总有一种感觉,外部世界不友好甚至很残酷,所以必须辛苦地应对,不管是人还是事。此时,他的真自我,是”彻底的自由“。这份彻底的自由难以乞及,这导致代表着彻底自由的真自我,从来都是一个虚幻的存在,得不到滋养。存在主义哲学家莱恩强调“我选择,我自由,我存在。人生由几百、几千乃至几万个大大小小的选择构成,等你老了,回顾一生的时候,你发现,最亏待的,恰恰是你自己,那你这一生,就白活了。愿你从现在开始,从那些看似琐碎の时刻开始,活出你自己。

~爱是什么?爱存在吗?:绝对の爱是不可能的,你要放下对绝对之爱的渴望,才能看到真实の爱存在。即,当我在关系中放下了所有的期待和设想,不再将你视为我的目标或实现目标的对象,我就可能在某一瞬间与全然的”你“相遇。若我突破”我“这个概念的框架,就可能在某一瞬间实现心灵感应,我的神性与你的神性相遇,从而构建了”我与你“的关系。心灵感应的发生,才能让婴儿构建真正的安全感。

~原始的生命能量:你从小就是一个超懂事的小大人,不给父母添麻烦,长大了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,不自觉の都要想着付出,沾一点便宜就愧疚。对,你是一个好人,智商尚可,但强大这个词与你没什么关系,你多数时候消极被动,做事总拖泥带水,优柔寡断、考虑太多。但这样的你,缺乏活力,也并不快乐。如果思考是理性、是超我,那么欲望是本能、是自我、是第一时间做自己想做的。这样好的你,否认了自己的所有欲念,落寞而无欲。这是理性的力量压制了本能,即理性克制住了生命之水的自然流淌。那么,这原始的生命能量是如何被驯服的呢?原始的生命能量,也即力比多、活力,是一种原始而有力的能量。若没有爱,原始的生命能量,会被视为可怕的魔鬼。但若有爱,原始生命能量被照亮,那么这就是生命本身。是的,扭曲的爱,驯服了生命能量。一个高质量的母子关系中,孩子的活力会被接纳,从而得到延展。他认识到,活力并不会伤害这种关系,不会被母亲所讨厌,相反会促进母子关系。因此,他就不必压抑自己的活力,他的行为都是自然の发自内心,而不是为了讨好妈妈。并且,他深信这种自发的行为有益于这种关系,所以就能以人性化的方式呈现。如果母亲看不到孩子的感受,不能接纳孩子的活力,或者希望孩子顺从自己,那么孩子就会发现,他的活力会伤害与母亲的关系,就会发明各种策略来压制自己的活力,生命能量之流就这样被孩子“无私的爱”阻断了。活力源自生命之河。如果孩子发现他能通过活力,与父母,乃至更多亲人甚至整个世界建立关系,那么,他的 活力或欲望就会成为流动的生命之水。相关,若果他的活力或欲望总被否定,那么他可能会压抑自己的欲望成为无欲无求的"好人"。一个好母亲,要支持孩子,让孩子三岁前体验到,他的欲望是很好的活力,是被接纳的、被祝福的。

~深情是存在的,而且深情不可亵渎: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。真正的爱是活出来的,幸福不在于找对一个人。实际上,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深,就越不容易审美疲劳。前人总结,恋爱往往会经历三个阶段:第一个阶段,1+1=1,即你跟我想象的完全一样,这是情结与情结对上了,妳和我头脑中想象的一模一样,但其实你看不见我,我也看不见你,彼此都活在幻觉里,这是激情期;第二个阶段,1+1=0,即我的人生痛苦一切都是因为你。婚姻战争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试图改造对方,当筋疲力尽,发现对方完全是另外一个人时,还愿意接受那个真实的他,那才是爱;这才进入了第三个阶段:1+1=2,你是你,我是我,但我们在一起。人类在寻找另一半年时,往往是在找寻一种圆满,将自己没有的部分补足,而且带有普遍性。一些人会利用身体与别人做交易,以换取她们想要的地位、身份、发展机会,但她们并不是都能贯彻好所谓的游戏规则。因为他们都轻视了自己对感情的态度,以为利用身体达到目的就可以了。但事实上,一旦陷进去,与对方发生性关系,就会对对方产生依赖,虽然那不一定是爱。但是,当对方与他断绝关系时,就会有一种强烈的被抛弃感。人是感情动物,得到的越少,爱的空洞就越大,一旦与人建立关系,就害怕被抛弃。人的内心既有对爱的渴望也有对爱的绝望,当爱的渴望级别很高时,就很容易建立亲密关系。但是爱的绝望很深、也不渴望时,就会因为害怕去爱,害怕渴望得不到满足后的痛苦,而不让情感发生,从而变成了橡皮人。因为对爱绝望,所以觉得爱情发生的概率很低、范围很窄。

~某种激情式爱情的谎言:你不会平白无故の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感觉,那感觉一旦产生,就必然有其道理。用一句话来说,童年时的现实关系模式和理想关系模式同时出现了,就是你的灵魂深处认为,那个人,是“答案”,既是让你强迫性重复的答案,也是解开你强迫性重复的答案。假如你童年时,被父母严重抛弃过,长大后,就会对一个特别像父母的人产生强烈的感觉,这就好像是治疗童年被抛弃的伤痛。最终的结果可能是,那个人因为无法忍受这样畸形又激情式的感情,而离开你。童年的命运再一次被重复,一边受伤,一边再次悲伤定论。其实这样的结果也是你自己推动完成的,不是吗?强迫性重复有很大的诱惑,这恰恰也是激情式爱情的诱惑本质。有些人借此机会,意识到自己的诸多问题,然后去解决了它们。而有些人,则像童年一样,认为自己完全无能为力,象把责任推给父母一样,将爱情中的问题归咎于对方,最终使得完美再现童年关系模式的机会沦为一次简单的强迫式重复。因此,特别动心的时候,要提醒自己,这未必就是幸福。相反,这很有可能意味着危险,意味着你渴望重复过去的灾难。不过,即便是灾难,也不必太否定自己的情感,因为,假若一次激情式爱情是坏的强迫性重复,那很可能也是你灵魂的需要。并且,你也的确有可能在这次坏的强迫性重复中得到部分治疗。但是,这是一个前提,是你必须反省,必须主动借助这次强迫性重复理解你的人生。此外,如果是严重自毁性的强迫性重复,那不管它是不是灵魂的渴求,你都不大需要,因为你可以借助心理治疗,在安全的环境中展示你的强迫性重复,并最终得到治疗。


评论

© 辰末 | Powered by LOFTER